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公司新闻
新闻中心

淬炼党性之魂 筑牢廉洁之基——河南农化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赴濮阳市廉政教育基地开展参观学习活动

6月30日,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强化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河南农化组织全体党员及中层干部赴郑板桥纪念馆、将军渡纪念馆开展廉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实地感悟历史廉吏的为民情怀与革命先烈的斗争精神,引导党员干部明纪律、守底线、担使命,为推进学习教育活动走深走实注入精神动力。

一、涵养清风正气,镜鉴廉洁操守

 f2e65d91b4837b53219fd2d2f338760c.png

位于范县毛楼生态旅游区的郑板桥纪念馆,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廉洁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清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先生,曾在范县任知县五年,其勤政爱民、清正廉洁的事迹,为后世为官者树立了光辉典范。

e422dbe9e0f64e6cffb902e061842715.png 

1df4bc2dde0eb3ce833cb483667cd34a.png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河南农化全体党员干部重点参观学习了板桥先生的廉政思想与为官之道。“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诗句,道出其心系百姓的赤子情怀。

馆内“清风堂”详实记载了板桥先生主政范县期间,夙夜在公,勤勉理政,使得邑内“太平繁荣”“安居乐业”,被史书誉为“秦治范县卧里朝城”。

 微信图片_2025-07-01_090146_486.png

穿过象征郑板桥如竹般刚直清逸风骨的竹林,全体党员干部自由参观了廉政文化长廊。

 a3784c26031756cfc49f4182ef8c07d9.png

长廊内展示的古今廉洁典范故事,特别是板桥先生严于律己、约束家人的事迹,发人深省。其临终诫子之言:“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好汉”,至今振聋发聩,深刻阐释了自立自强、清白传家的宝贵精神内涵。

板桥先生安于清贫、廉洁修身、一心为民的优秀品质,与当前全党深入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坚决反对“四风”的要求高度契合,为新时代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提供了生动教材和深刻镜鉴。

二、追溯红色足迹,感悟历史伟力

 c3298765781d73cf5527dd2a888f4ae1.png

将军渡,是解放战争战略反攻伟大历史转折的重要见证地。1947年6月30日夜,刘伯承、邓小平同志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十二万余人,以孙口为中心渡口,在东西长约一百五十公里的黄河河段上,不畏敌军猛烈火力,成功强渡黄河天堑,揭开了千里跃进大别山、实现人民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序幕。毛泽东同志曾高度评价此役:“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f6238302c3fb652500f3b4f5c25bc4e6.png

馆内大型浮雕“伟大的转折”生动再现当年解放军战士奋勇渡河的磅礴气势,全体党员干部肃立凝视,深切感悟革命先辈在枪林弹雨中“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大无畏精神。

在裸眼3D体验厅,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全景式、沉浸式再现了当年刘邓大军强渡黄河的恢弘场面与激烈战况。通过逼真的视听效果,战士们冒着枪林弹雨奋勇前进、船工水手搏击风浪抢渡、人民群众全力支援的感人瞬间得以生动呈现,使参观者仿佛身临其境,对那段烽火岁月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刻的认识。

 3d004e7eaf452498188e4e0b40cafbc2.png

bb804bd305fdb3866dbf3aa2154117fa.png

馆藏丰富的历史图片、珍贵影像资料及厚重的历史实物,则从多维度、立体化展示了强渡黄河的艰辛历程、战略决策与重大历史意义。

 8648af50c84ddaa2e2c4cb344501d2d5.png

在庄严肃穆的“伟大的转折”大型浮雕前,全体党员干部怀着崇敬之情,列队肃立,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铮铮誓言,铿锵有力,表达了全体党员干部对党的无限忠诚和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坚定决心。

伫立黄河之滨,宽阔的河面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静水流深,只有那峥嵘岁月涛声依旧,始终回荡在人们的耳边。

 9dd2a9c2cea11f6d40cf003ab696a248.png

此次参观学习活动,不仅是一次深刻的历史回望与精神溯源,更是一场触及灵魂的党性锤炼与思想净化。

河南农化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永葆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本色。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更加严实的纪律作风、更加昂扬的奋斗姿态,立足岗位,担当作为,全力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向党的生日献礼!